原始的樸真 文圖----蘇芳霈
這個粗陶是我用手捏的,本來壺口有個很可愛的小蓋子,
在前陣子搬家整理的時候,不小心弄碎了。
我對於自己很鍾愛的事物,突然起的變化,
總會花上一點時間在自己內心慢慢消化一陣子去悼念它。
三年前,突然有一個機緣去仁愛醫院教精神病患作陶,
每星期一個早上的教學,
通常我只能重複地耐心地教導他們,
用手去體會陶土的質感,自己並沒有多餘的時間作陶。
所以偶而有一些剩餘的陶土就帶回家,
有一點空閒便享受一下捏陶的樂趣。
粗陶因為沒有素燒的過程,土質的細孔容易吸潮,
就會在某些脆弱的部分加深了土質的顏色。
這一批粗陶,置於我的臥室書櫃上,
夜闌人靜的晚寢之前,晴天也好,雷雨交加的日子也好,
微暈的床頭燈下,「聽壺」的二胡婉約、低音笛的深沉,
高胡的纖細、古箏的清麗---,
我彷彿藉由音韻而洗滌了每日的塵心 ,
悠然走入我與粗陶──那份原始的樸真。
人與人之間,與因緣際會的事物之間,
長期的相處總會自然散發出 魂樸的潤雅與情味。
樸實
美麗古拙的陶, 清麗的文字。
我喜歡這古樸的味道 ,用手捏的感覺就是不一樣
好地方---好文章--喜歡這裏--讓我有種脫俗的感覺
哎呀!妳真是不小心呀 本來是想開玩笑的 想妳要這樣久久沉澱 才能釋懷 不免也感染妳的情 「聽壺」好古意 聽太高深了 聽得出 也才得 魂樸的潤雅與情味 好壺 好因緣
這個壺型,這種沒有經過素燒的粗陶,
再加上看起來很樸實的釉色,
細細品嚐,真的很有感覺ㄟ!
陶如其人啊!
SuSu : 好熟悉的稱呼(唸書時同學也都這樣叫我),因為名字而進入你的部落格,想不到卻是遇到一個心思細膩、敏銳的藥師!看到你的陶作品,就想到高中時為了捏個陶作品,一邊做一邊哭,整夜沒睡外,作品還塌陷,最後還是在老師一臉驚訝中,交出不成形的成品! 喜歡你的畫,有股淡淡的感覺!
我也真喜歡二胡的清幽哀淒聲音 你說的真對囉!人與人之間,都因為趣味的相投在認識事物之同心, 自然就散發出美麗的同感 心靈經過互相的潤飾就充滿了愉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