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文---susu
好幾年前的耶誕 買了一株結滿紅咚咚果子的"萬兩"
果子凋落之後 就只長葉子不開花
這樣子 一晃 好幾年過去了
這個七月 竟然長出了好多一串串的小白花~
當初不開花的時候 我便欣賞它的綠葉
因為抱著這樣的心境 而未遺棄它
所以 今日
它終於以一樹的雪花來回報
善於等待 時間才顯出它的價值
介紹朋友們一個很棒的網站
我的好朋友eagle 在Google的相簿---
http://picasaweb.google.com.tw/branswallow/20070701/photo#s5082266223445975266
與大家分享
對於急性的獅子 就是最不會等待 對付長時間的等待 只有睡覺這一招 或者 輕忽般底不去等 轉眼就到 歲月好像也是這樣 我 好像等過頭了
去看過了喔
susu與妳分享一篇有趣又讓人省思的文章... (網路文) 「呷飽未」和「來呷飯」
嬸嬸的父親有三個女兒,分別嫁在相隔不遠的鄉鎮,有一天,這個父親心血來 潮,想去看看三個女兒。 他在早上十一點的時刻來到大女兒家,大女兒正忙著做午飯,離吃午餐的時間尚有一
個小時,老人家坐 了一會兒,起身到二女兒住處。 十二點多,來到二女兒家,她們正在用餐。
二女兒問:「阿爸,你呷飽未?」客氣的老人頻頻點頭,笑著說:「呷飽了,呷飽 了。」
二女兒竟然就信了阿爸這番客套話,便不再招呼他吃飯。事實上,老人家的肚子餓得 很。 離開二女兒家,來到小女兒家時已是下午一點過後,小女兒正是我嬸嬸,她得知父親 剛剛去了二姊家, 心想他必定在那兒吃過飯了,於是沒有開口詢問父親吃了沒,盡是閒扯些雜事。 這個餓著肚子的老人,回到自己的家時已經是下午兩點多,獨自到菜園摘了一把豆 子,自己炒了吃,沒 想到三個女兒的家各繞一圈,連頓飯都沒得吃,唉,真的是「三個女兒卡輸一把菜豆 子」。
事後,老人提起此事,不忘告誡女兒們,下次有人在吃飯時間來訪, 要請人家「來呷飯」,而不是問他:「呷飽未?」 聽了這個小小的典故之後,我終於明白為何每次吃飯時間到隔壁嬸嬸家,總是開來就 說:「來,來吃飯!」
嬸嬸說得沒錯,「呷飽未」和「來呷飯」同樣都是請人家一起來吃飯的一句話,後者
讓人感受到主人更多 的熱誠,同時對於造訪者亦是個好台階。
簡單的一句話,就因表達方式的不同,產生不同的結果。
一句好話的學問,的確可以從生活中去學習的,不是嗎?
在寂靜的午夜 才聽得見花開的聲音... 地球再暖化下去 也許台灣看得見七月雪
su要出書ㄌ嗎? 我之所以會上妳這兒...就是妳的書....好棒耶~! 期待ㄋ~!
這等待是值得的 好久沒跟susu姐說說話了 剛剛下課ㄟ 來看看您 忙歸忙可別累壞了喔
我的心在疼痛 我的魂在飄蕩 給我一處幽靜的角落 感恩你包容與照顧 靜待我飽滿燦爛的回饋
敏變成了一朵花了寫得好棒
有時候就是這樣奇妙吧 用心期待的 未必會如自己所願 沒帶著盼望的 卻往往給自己最大的驚喜 ......
所以 失望的時候 將是另一個期待的開始
想到這個世界 有如許多值得期待的事
想來 也是一種幸福